爱游戏平台app官方下载大型回转窑、球磨机、除尘器、破碎机设备生产制造商!

郑矿机器

骨笛吹奏《梁祝》余音绕梁 300余名中外古典学者走进考古博物馆
当前位置:首页 > 总包项目

骨笛吹奏《梁祝》余音绕梁 300余名中外古典学者走进考古博物馆

时间: 2025-01-03 14:56:51 |   作者: 总包项目

总包项目

  

骨笛吹奏《梁祝》余音绕梁 300余名中外古典学者走进考古博物馆

  戴着耳机倾听我国考古发现的最陈旧的乐器贾湖骨笛吹奏的《梁祝》、围观117.5公斤重的商代妇好墓随葬品“司母辛”铜方鼎……11月6日上午,参与首届国际古典学大会的300余名中外古典学专家学者走进我国考古博物馆,观赏本次大会配套活动之一的“考古与中华文明溯源展”。

  此次展览由我国历史研究院主办,要点从三个方面叙述中华文明根由故事。其间在文物内容方面,弥补河北泥河湾、湖北书院梁子、北京东胡林、四川三星堆等14处代表性考古遗址出土的文物620余件(组), 累计上展文物1460余件(组),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中华文明来源、构成与开展进程。

  展厅门口,迎面展出的是一件大口陶尊,观众点击3D才智屏,就会看到这件陶尊腹上部刻划着一组符号,从上至下为“日、月、山”形。据了解,这件陶尊出土于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归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明。陶尊上的刻划符号含义严重,与殷商时期一些表意字的构成十分挨近。

  在贾湖遗址展柜里陈设着贾湖遗址我国考古发现的最陈旧的乐器骨笛。“骨笛是由丹顶鹤的尺骨制造而成的,长则24厘米,短则17厘米,有5到8个孔,是可彻底吹出音乐的。咱们现在听到的这段高雅的旋律便是咱们的专家用骨笛吹奏出来的。”展厅讲解员边向中外学者介绍,边指着柜台上的声响体会设备,里边正在循环播放着《沂蒙山小调》。只见有观众上前戴上耳机,沉溺式倾听别的两首曲目《梁祝》与《小白菜》。

  展厅里,一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引起了观众的围观摄影,这件文物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微拱的弧形铜胎上铸出兽面纹,再以数百枚细微的绿松石片镶嵌其上,以浑圆的绿松石珠为睛,勾画出奇特的神兽形象。镶嵌绿松石铜牌饰,是我国最早的“金镶玉”艺术品,创始了商周青铜器上兽面母题的先河。

  还有一件象牙杯,杯身精巧的斑纹图画招引了观众的目光。这件象牙杯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为商代晚期象牙雕刻品。杯身用象牙根段制成,根段中空,因料造型,巧具匠心。

  值得一提的是,妇好墓另一件随葬品“司母辛”铜方鼎,巨大的体型让在场的外国学者惊呼“这是怎样制造出来的”?此鼎重达117.5公斤,是不多见的商代大型重器。“司母辛”铸于口下内壁,意思是妇好的子女为祭祀亡母辛而铸此鼎。

  展厅最终是编钟互动体会区,观赏完展览的中外学者们,在此排队体会。他们用木槌悄悄敲击编钟“鼓”的方位,宣布动听的声响,逼真感受到我国古典乐器的魅力。


上一篇:我国铝土矿行业现状分析:产量缩减与供需紧张推动对外依存度攀升
下一篇:广发证券:2025年铝土矿、氧化铝供需矛盾将显着缓解 价格逐渐回落
爱游戏平台app官方下载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