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污水处理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致使大量农药、有机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库,随之流失的氮、磷、钾营养元素,未经养猪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的物质会使河川受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造成藻类以及其他生物异常繁殖,引起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的变化,从而致使水质恶化。
猪粪尿排泄量因猪只体重、采食饲料质量及饲养方法不一样有很大差异,猪只按营养标准喂饲结果,其粪便排泄量约为饲料采食量干种之51﹪;以一头体重为150到200公斤的猪为例,每天所排放的粪便量约为2公斤。猪粪尿解决方法,可分为粪尿混合处理及粪尿分离处理二大类:而各种养猪场污水处理方法,不外乎经过「固液分离」、「厌气处理」与「好气处理」三道养猪场污水处理程序:
养猪场污水处理固液分离主要系利用养猪场污水处理固液分离机将猪粪中固形物分离,降低养猪场污水处理中有机物,固体部分可经除臭、发酵后做堆肥;液体部分则经养猪场污水处理厌气发酵后,产生沼气及污泥饼再利用,剩余之液体则可供灌溉或排放。养猪场污水处理固液分离解决方法包括人工捡粪、刮粪式畜舍、猪粪分离床、固液分离机等。
养猪场污水处理猪粪尿废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酸败腐化消耗氧气,因缺氧形成厌气状态,厌气菌种取得优势大量繁殖,有机物被分解形成甲烷(CH4)、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氨气(NH3)、水(H2O)等,养猪场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气塘、厌气槽、厌气塔等。
亦即养猪场污水供氧处理,是将大量空气打入猪粪尿废水中,水中溶氧充足,好气菌种大量繁殖,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因微生物在有氧状态下进行氧化分解效率高,有机物分解速度快,养猪场污水处理方式包括水车式供氧、曝气机供氧、生物旋转盘供氧等。
养猪场污水处理猪粪尿经大量水冲洗再固液分离后所剩之固体粪渣,大部分为未消化之饲料颗粒,如玉米粒、麸皮、豆渣皮等粗纤维,虽然肥料三要素氮、磷、钾等肥料成分相比来说较低,含水率75~85 %,但是为减少养猪场污水处理环境污染,提高养猪场污水处理猪只饲养附加价值,降低畜牧饲养成本,提升农民养猪收益,猪粪尿的再利用是有其必要性的。而其有机肥原料再利用的方法有:
猪粪尿废水污泥经污泥脱水机脱水后,其所产生之污泥饼可经除臭、发酵、干燥后作成有机化肥回归农地。
猪粪尿有机肥原料经过发酵处理消除病原体后,可以养殖鱼类、混入饲料中再喂饲动物,其做法是利用饲养各种家畜家禽所产生的肥料,排放到鱼池之中,畜禽的粪尿排泄物可以当作鱼类的饲料。
1.有机肥原料燃料:猪粪尿厌气发酵产生之沼气,可供作燃料;7~8头猪所产生之粪尿发酵产生之沼气量,有机肥原料足可提供一个五、六口家庭生活所需之燃料。
2.有机肥原料动力:将化油器改换成进气管,有机肥原料沼气可取代汽油使用于抽水机,做灌溉机具的动力来源。
(四)有机肥原料培养藻类︰猪粪尿水发酵后之排放液中,可供培养绿藻、螺旋藻用,且可更进一步净化放流水。
(五)园艺栽培︰猪粪尿有机肥原料经废水处理后的剩余物──污泥饼掺入废纸浆后,制成「污泥花盆」,可供园艺界和农业界苗圃育苗使用。
随着养猪业的持续发展,养猪场废水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合理管理养猪场废水不但可以保护环境、预防水污染,还能提高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将介绍一些科学的养猪场废水管理技术,帮助养猪场主切实控制和处理废水,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的双重目标。
养猪场应根据规模和流量,合理配置废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曝气池、生物滤池等。废水先经过沉淀,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后进入曝气池进行有机物分解,最后通过生物滤池去除氨氮等污染物质,净化水质。
合理控制养猪场的养殖密度能够更好的降低废水产生量。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废水排放过多,易引起环境污染。因此,养猪场主应根据场地面积和养殖设施条件,适当减少养殖规模,以减少废水产生。
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更好的降低猪只的粪便和尿液产生量,减少废水的污染物质含量。养猪场主能够准确的通过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需求,选择正真适合的饲料成分和比例,避免过量投喂和浪费,减少废水产生。
废水中富有丰富的养分,能够最终靠科学的处理和利用,实现废水资源化。养猪场主能够使用适当的方法,如生物发酵、沼气发酵等,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同时,还可通过沼气作为能源,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科学管理养猪场废水是保护环境和推动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科学的废污水处理系统、控制养殖密度、优化饲料配方和循环利用废水资源等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废水排放,减轻环境负荷,同时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养猪场主应依据自己真实的情况,积极采取对应措施,共同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感谢阅读本文,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养猪场废水管理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广东某规模化养猪场日产污水量500m3/d,采用新型厌氧-兼氧组合式稳定塘工艺,该工艺主体的组合式稳定塘设计成倒置截头圆锥型,由下向上设置3个微生物反应区,即厌氧反应区、兼氧反应区、好氧和藻类生长区。污水由下向底部均匀向上流动,污水在塘内的停留时间为12d。整个厌氧-兼氧-组合稳定塘出水CODcr 的质量浓度保持在3000mg/l,CODcr去除率一般为70%左右,而传统厌氧塘CODcr的去除率为50%左右,相比较起其处理效果得到非常明显提高,后续辅助好氧池采用活性污泥法,使CODcr等进一步降解,再利用高负荷氧化塘进行污水的硝化脱氮,最后通过藻类沉降塘及生物塘以达到出水水质要求。该工艺实际运行中CODcr平均去除率达99.43%,BOD5平均去除率达99.8%,SS平均去除率为97.7%,NH3-N平均去除率为93.45%。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投资运行成本较低,运行期间只需一名运行管理人员,简单易操作方便,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不适用于一些土地资源紧缺的地区。
罗庄区江泉生猪养殖场日处理污水300m3,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发酵工艺,产生沼气通过铺设管道供应给附近居民日常生活使用,使沼气得到充分的利用,而所产生的沼渣通过好氧连续式生物堆肥发酵制成复合有机肥料投放市场,经济效益很好,沼液经过SBR池好氧处理后可进行农田灌溉,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得总体投资所需成本提高,运行成本也较高,运行成本费用为29万元/年,即2.648元/cm3,但其沼气和沼渣利用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年获利可达72.5万元,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福建省农科院研制的ZWD型沼气池是全国最先设计应用的顶盖直管进料,无活动盖,侧面中层大出料口的水压式沼气池型,克服旧式的水压式沼气进出料难,占用有效建造容积等缺点,设计的沼气池占地面积小,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操做方便,提高了产气率,经过在几个养猪场试投入运行,效果非常明显,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生态牧场,在畜牧场内建立沼气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系统,提高生物物质循环利用系数,使沼气、沼液、粪渣全部得到充分的利用,确保污水实现零排放,适用与中小型养猪场污水处理,目前在省内数十家养殖场广泛应用。
北京市大兴区某猪场饲养生猪5000头,采用水冲清粪工艺,每日排污量为100-120t,设计通过自然沉淀法对猪粪污水先进行固液分离,沉淀固体经过调整水分,添加肥料成分,进行堆肥处理,液体部分通过一个调节酸化池和两个串联的高速生物滤池进行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生物氧化塘进一步降解蓄存,进行农田灌溉。污水通过处理总降解率可达到93.0%-97.0%,COD浓度最低达77mg/L,可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
深圳某养猪场年产猪肉10万头,每天排出粪水约1500m3,COD浓度在14000mg/l左右,污水经过前期的厌氧发酵后进入兼性氧化塘自然氧化后,进入水生生物处理系统,先经增氧氧化塘氧化,然后进入一级凤眼莲吸收塘,出水经过自然氧化塘氧化后进入二级凤眼莲吸收塘,再进入沙滤床流入氧化塘,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总系统停滞时间为30d,后期处理COD平均为314mg/l,去除率达69%,总氮去除率达75%,当废水COD浓度≥800mg/l,总氮(T-N)≥600mg/l,溶解氧≤2mg/l时,凤眼莲不能生长,为防止总氮、溶解氧超标,应在该系统前部设置一个增氧氧化塘,增加溶解氧量,凤眼莲的培育受多种外界条件限制,气候、温度与污水进水水质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最后出水水质。所以工艺的关键部分在于凤眼莲的培植驯化。经过猪场实际运行表明,凤眼莲水生生物系统处理养猪场废水耗资少,并能有效去除有机物,较适用于我国的畜牧场污水处理。
北京中联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采用的集约化猪场废弃物系统,改变传统的水冲洗清粪方式,利用重力引流清粪,节省大量水源(约50%),减少后续粪污处理工程,液体部分与猪舍冲洗水混合进入高效折流厌氧反应器(ABR)进行厌氧污水处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进水BOD3000mg/l,折流厌氧反应器的容积可达4-8kgCOD/d,污泥浓度20kg/m3。出水COD、BOD去除率在80%以上,选用氧化塘作为厌氧消化后续处理工艺,减少了工程投入,整个系统化处理实现猪场生产的“零污染”排放,而厌氧消化后处理工艺选择时应该猪场旁边的环境相适应的工艺。
由深圳某公司研发设计的AOF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和精处理技术路线mg/l以下。工艺通过生物处理采用高效厌氧污泥池和高效好氧生物处理设备,最后经过精处理去除残留的污染物,使废水稳定达标排放,该项实用技术在深圳、北京等地的数家大型养猪场,均获得较好效果。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的畜禽舍粪便污水多级酸化与人工湿地串联处理工艺,粪便污水经固液分离后进入酸化池,进行酸化调节,然后进入四个串联人工湿地进行处理,最后通过净化池后,即可达标排放,通过该工艺的运行可使COD由1500m/L降至98.4m/L,BOD5由9000m/L降至49.4m/L,SS由18600m/L降至51.5m/L。硫化物由480m/L降至1.3m/L。整个工艺系统实现自流化,不需要动力,节省能源,减少了60%的运转费,且能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
为了解决养猪场排放废水有机浓度高、氨氮浓度高、恶臭严重的问题,上海通过实验室模拟,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探讨了混凝-脱氨-好氧生化处理养猪场废水的工艺。养猪场废水经石灰乳混凝沉淀,可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胶体物质和悬浮物,同时可去除一部分难降解物质;经脱氨使废水中氨氮低于200mg/L,有利于后续生化的顺利进行。当生化池活性污泥浓度在3500~4500mg/L之间,CODCr容积负荷<3.0kg/(m3?d),NH3-N容积负荷<0.22kg/(m3?d)时,生化出水能达到上海市提出的畜牧业排放标准。
福建省农科院地热所研制的FZ-12固液分离机,采用机械振动对养猪场粪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处理污水能力大于12 m3/h,TS,CODcr、BOD5去除率分别为62.6%、61.2%、57.5%,大大降低污水浓度,使污水的COD浓度降到4000mg/L左右,有利于后续厌氧发酵处理,粪渣可回收制作出售,经济效益可观,经机械分离固液分离后的污水再经过厌氧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小猪保温供热能源,而处理后排放污水可进行养鱼及农田灌溉,由于前处理采用了固液分离机,与传统养猪场污水处理相比,后期投资及运行的成本大幅度减少,所以整体项目投资减少。该项固液分离机的设计已经获得国家专利。
采用目前先进的UASB高效生物厌氧反应器和已有专利的一种改进的曝气生物滤池技术,运用于上海某养猪场,其圈养规模为6000头年,该工艺实际污水处理能力达400m3/d。畜类污水经固液分离去除大块杂物后进入无游离氧的UASB高效厌氧反应器,厌氧生物降解后再进入后续曝气生物滤池,池内装有由陶粒组成的填料,污水进入后进行曝气反应。经检测,出水中的CODcr≤250mg/l、BOD5≤104.2mg/l,NH3-N≤85.8mg/l,整体工艺运行稳定,运行的成本低,出水水质稳定,但由于采用的工艺和设备较先进和复杂,运行过程中管理较为重要,对管理人员的要求高。
目前国家对环境污染整治力度的慢慢地加强,地方上也加强了畜牧业污水处理设备的建设,但往往因为运行的成本过高而导致建成后就闲置不用,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却仍得不到妥善解决。针对这样一些问题,考虑养殖场的污染治理投资能力及地区区域特征,研究采用适合不一样的地区的经济高效污水处理工艺。除了以上一些目前国内应用较广泛的养猪场污水处理工艺外,国外目前也有许多研究较为成功的厌氧处理、好氧处理以及天然净化处理工艺,这中间还包括采用厌氧塘-兼性塘-好氧塘工艺,也有日本一猪场采用的中温甲烷发酵、稀释-淹没式滤池工艺,还有加拿大猪场采用的固液分离高效好氧反应器-曝气塘-灌溉工艺等。将污水处理工厂化和自然生物处理,好氧和厌氧处理进行有机组合以求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养猪场废水是不可以直接种莲藕,只要采用科学的种养结合模式,就能从粪便里淘金,种养结合也是政策所引导的发展趋势
猪、藕、小龙虾、大棚菜种养结合模式第一步是要进行猪粪的干湿分离,将干粪进行发酵制作有机肥,分离出的污水排到沼气池,可以产沼气或用于沼气发电。沼液可直接抽到藕田或者蔬菜种植区作为优质的肥料,变废为宝。根据自身的需求,藕田可以套养小龙虾,场区周边种植区可种植大棚菜,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增收增效。
处理养猪的粪污是最好种藕的,如果一家年出栏1万头的养猪场,通过种植小麦来处理粪污,那么需要种2000多亩,所需面积太大。但因为莲藕需水量大,根部对污水净化处理的效果是小麦的几十倍,只需要种200亩就可以了。养猪的粪水会成为藕很好的肥料,莲藕会长得更高大、粗壮。
种藕的时候能种浅水藕,因为浅水藕的种植可以合理规划利用养殖场周边不用的土地。尽管初期修建水泥池需要一定资产金额的投入,但建好后使用年数的限制能达10年之久,可多年获益。水泥池种植浅水藕,整个生长期只需要加3-4次水,能节约水电费用,更高效利用肥料,管理和收获都较为方便。藕田的面积如果比较大,建议早、中、晚熟的莲藕品种都要有,可以错开莲藕集中上市高峰,提高销售收益。
有的农户觉得莲藕里套养小龙虾行不通,因为小龙虾会夹断藕苫,给莲的生长带来较大影响。其实,实现莲虾共作关键是控制水位,要按照“浅—深一浅一深”的原则进行水位管理。水浅,小龙虾只在深沟里活动,不上种莲的浅水区,就能够尽可能的防止小龙虾夹断荷苫了。当荷梗变粗变老后,上深水后小龙虾也不会再去夹了。
由于莲田水草茂盛,各种底栖动物、有机碎屑等比较丰富,为小龙虾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小龙虾去莲田里采食、活动,还可以吃掉杂草和藕蛆,养殖的成本降低,还减少了藕田农药使用,提高了莲藕和小龙虾的品质,符合当下人们对生态、健康农产品的需求。场区周边种植区可种植大棚菜,或种植玉米、红薯、黄瓜、丝瓜等,将发酵腐熟的猪粪施入果园、菜地,生产出高品质果蔬,不但可以对外销售,也可作为青饲料饲喂。
养猪场废水污染属于环境保护范畴,其管理责任由环保部门负责。养猪场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如果排放超标,将对附近的水体和土壤环境能够造成严重威胁。
针对养猪场废水污染,能够使用生物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和物理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最重要的包含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化学处理技术包括吸附、氧化、还原等,物理处理技术则包括沉淀、过滤等。
废水处理流程最重要的包含预处理、主处理、深度处理和末端处理。在预处理阶段,要对废水中的固体、油脂、悬浮物等进行去除,主处理阶段则是采取对应的处理技术,深度处理和末端处理则是对处理后的水再次进行净化,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有关标准。
常见的废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生物处理设备、膜分离设备、活性炭吸附设备和臭氧氧化设备。这些设备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养猪场废水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于养猪场来说,应当加强废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环保部门也应当加强对养猪场的监管,确保其废水净化处理达标,保护周边的水体和土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养猪场废水污染问题的处理方法和管理责任。
粪养猪场废污水处理方案一般都会采用生化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办法来进行处理。其中生化处理以生物活性池处理和生物膜处理为主,可以轻松又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营养物,工艺稳定可靠,成本低、处置效果好。
物理处理以初沉池、曝气池等为主,主要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作用较为显著;化学处理则以加药处理为主要手段,主要是利用各类药剂来去除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但是成本比较高。总之,针对水泡粪养猪场废水净化处理,建议根据真实的情况选择比较适合的废污水处理方案,减少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养猪场的粪便水经过发酵是很好的生态绿肥,用来农业种植是非常合适的,不会违反有关规定法律。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即不能污染非农耕区域,不能污染相关自然水域,也不能污染周围生活区的空气,同时要和养殖场达成协议,不能私自使用。
据经验,一般每次每亩水面沼液用量不能超过900kg,每星期施用不超过3次。厂区内有30亩的鱼塘,经估算,30亩鱼塘平均每天可以消纳沼液11.55t,每年可以消耗废水4215t/a;根据有关联的资料,沼肥的养分组成与含量分别为:氨氮 0.056%,速效磷0.067%,速效钾0.113%,10t沼肥所含有的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为:氨氮5.6kg,速效磷6.7kg,速效钾11.30kg。如果以一季作物需施用氮肥(N)150~180kg/hm2、磷肥(P2O5)45~75kg/hm2、钾肥(K2O)110~120kg/hm2来计算的线t沼肥所含养分需要的承载土地量分别为:氮0.03~0.04hm2,磷0.09~0.15hm2,钾0.09~0.1hm2,最大需0.1hm2的土地,即10t沼肥需要0.1hm2(1.5亩)的土地消纳,即每亩每季作物可消纳的沼液量为6.7t。
是的,东北地区的养猪场很多。东北地区气候寒冷,适合养猪,因此许多农民选择养猪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此外,东北地区的猪肉消费量也很高,需要大量的猪肉供应,因此养猪场也随之增加。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东北地区的养猪场也慢慢变得注重环保、健康养殖等方面,逐步的提升生产效率和猪肉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关于这样的一个问题,大亚湾核废水和福岛核废水都是指核电站释放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然而,它们的废水情况有所不同。
大亚湾核电站位于中国广东省,该核电站自2011年开始运营,目前还没有核废水的释放。因此,大亚湾核废水的数量是零。
福岛核电站位于日本,该核电站在2011年发生了一次核事故,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福岛核电站自事故以来一直在处理核废水,目前仍有大量核废水待处理。根据日本政府的计划,福岛核废水将在2022年开始排放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