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10-23 15:58:27 | 作者: 制粒机设备
白糖的市场零售价格已经远远低于它的成本价格,这在白糖行业中慢慢的变成了了一种长期存在的不正常现象,很多糖企都一直在赔本赚吆喝。
是国内白糖供过于求了吗?并没有。事实上,我国白糖常年进口500万吨。缺口如此之大,甘蔗去哪了?
中国农业大学一项研究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食糖产业自2012年起连续经历了3个制糖亏损期,致使全国制糖行业亏损总额累计达147.3亿元,大批糖厂倒闭,蔗农纷纷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事实上,我国糖企一直在做赔本的买卖,白糖价格低但是糖企长期处在亏损状态,有业内人士坦言,每卖出一吨白糖,企业就会为此亏损600元,一家糖企每年的亏损金额甚至高达19亿元,很多糖企都在无力的维持着企业的经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云南是我国制糖大省,广西、云南两省(区)产糖占全国产糖80%左右。云南省主要产糖州市包括临沧、德宏、保山、普洱、红河、玉溪、西双版纳,这7个州市的产糖量占到全省食糖总量的98%。
高峰时期在滇西、滇南一带,大大小小分布着上百家制糖厂,“云糖”几乎能和“云烟”相提并论。然而,曾经热闹的云南制糖厂,现在几乎处于滞涨状态。停产的原因,还在于原材料严重短缺。
以勐糯糖厂所在的龙陵县为例,甘蔗种植培养面积最高峰时达到近20万亩,经过连年起伏,目前仅剩4.6万余亩。
原料供给不足,糖厂难以为继,以保山勐糯糖厂为例。最高一个榨季,进厂甘蔗总计40余万吨,这一个数字在2021年榨季下降到20万吨。
“工厂设计产能每天需3000吨甘蔗,如今每年开工的日子满打满算不足三个月。”该厂一位工人无奈的说。
同样的境遇,普洱孟连的制糖厂,也感同身受。孟连是云南省内久负盛名的甘蔗产区,2015年被纳入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项目。2020—2021年榨季,孟连昌裕糖业公司实现蔗糖总产量10.64万吨,出糖率高达13.89%,居云南首位。
然而光鲜之下,隐忧同在。当地制糖企业透露,近年来,确保10万亩糖料蔗核心基地的任务变得愈加艰巨。
“云南省甘蔗收购指导价每吨420元,10年没变了,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每年都在增加。”龙陵甘蔗种植户坦言。
对农户而言,种什么收入最高是最主要的问题。一些产区甘蔗种植亩均净收益不足千元,对农户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愿意种甘蔗的人慢慢地少,大量的土地转向果蔬等经济作物种植。
加之云南省甘蔗种植以小散户为主,依靠蔗农按传统方式耕作,费工费时,蔗区劳动力减少,造成甘蔗生产用工贵,尤其在甘蔗收获期,砍蔗工费一般为120~160元/t,甚至部分蔗区达200~220元/ t。
不仅如此,为了推动甘蔗种植保障原料供应,糖厂常常自发给予种植户坡改梯、农资购买等项目的补贴,期望建立更好的原料供应关系。但对于原本就捉襟见肘的糖厂而言,这显然也是巨大的负担。
受地形、种植习惯等因素影响,国内甘蔗种植模式多年来变化不大,加之不断连年攀升的成本,糖厂的原料成本压缩空间十分有限。“原料成本通常占总成本的70%左右,原料价格高会推高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钟金传直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蔗区农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不断上涨,我国糖料收购价格较巴西、泰国、印度等世界主要产糖国高出了50%。
“食糖市场的国际关联性很强,国内价格过高的话,终端需求自然会转向进口。”糖业协会一位负责这个的人说,即便是与关税配额外的进口糖相比,国产糖的价格依然缺乏足够竞争力。
成品糖在价格上缺少竞争力,糖厂亏损,蔗农收益受一定的影响选择弃种改种,糖厂原料减少、开工率降低……大量糖厂被卷入这样的循环后,蔗糖行业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迎来洗牌。
云南糖厂的情况如何?云南省15户制糖公司集团中,云南英茂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洋浦南华糖纸有限公司、凤庆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中云投资有限公司、云南康丰糖业集团有限公司5户制糖公司集团产糖超过10万t,约占全省总量的81%;云南英茂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洋浦南华糖纸有限公司两户制糖公司集团的蔗糖生产超过60万t。
与同为制糖大省的广西相比,云南目前生产加工环节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头部企业未来的发展力量不足,与广西区头部企业的产能相比任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甘蔗制糖头部企业未来的发展水平上,广西在“十三五”时期全区实施制糖企业战略重组和去产能工作,制糖企业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区制糖能力超越百万吨的企业有6家。
云南省没有制糖能力超越百万吨的企业,英茂糖业作为云南省制糖能力最强的企业,2020/21年制糖期产糖75万t,云南省甘蔗制糖头部企业与广西区相比其产糖能力仍存在一定差距。
“云南糖业到了重新赋能的时候。”云南农垦一位从业者认为,传统糖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延链补链已经迫在眉睫,而甘蔗的价值尚未被充分挖掘。“现在糖厂生产的产品主要还是传统白糖,更存在竞争力的高端糖、功能糖比重较低,副产品的开发也有待完善。”
此外,产品的同质化是糖业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梳理近年进口糖来源时不难发现,有少量但高价值的进口糖来自于并不种甘蔗的发达国家,这说明我们国家食糖精深加工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原料与加工能力受困的局面下,云南开始谋求拓展境外种植。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边境地区的糖厂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云南甘蔗产业种植技术逐步辐射到缅甸等地,边境地区糖厂原料蔗供给不断扩大。
坐落于保山龙陵的康丰糖业,与山对面的缅甸农户开展国际合作,曾经找到了5万亩原料蔗。既能提高原料供给,又能输出先进农业技术,还能为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做出探索,对外对内都是好事。
但近几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影响,原本简单的甘蔗内运变得复杂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康丰糖业将种在境外的5.6万吨甘蔗运回国内。暴增的各项成本,最终让他们不得不将余下的近10万吨原料蔗遗弃在境外。
无奈之下,为了拓展原料基地,以康丰糖业为代表的边境糖厂不得已再次将目光转向国内,期待能够开发一块甘蔗种植“新大陆”。
优质优价的进口白糖,不断减少的甘蔗供应,上下游挤压中的糖厂,以及长期存在的白糖走私……重重压力之下白糖产业该何去何从,很多从业者也开始困惑:“中国人吃糖到底是要以自己生产为主,还是要靠进口?”
而此前也有消息称,中国或许会停止对于国外进口糖的关税征收,如果这种观点真的是事实,那么对于中国糖企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未来他们的生存环境将会有更大的压力,未来糖企何去何从,只能让时间来证明了。
一个更为隐秘的杀手,白糖走私,长期存在这个行业中。因为国内外白糖的价格有着一定的悬殊,这也导致了我国白糖企业的竞争力相对来说比较弱。
糖业的命运和很多人的命运休戚相关。在云南保山、临沧等很多县市,糖厂往往是当地较大的工业公司,围绕糖厂上下游衍生出的各项产业繁多,每家每户几乎都能和糖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糖厂的不断关停,让很多工人不得不走出工厂,重新走上择业的道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