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rsteq.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rsteq.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rsteq.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rsteq.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回忆杀!瑞安这家“超级大厂”你还记得吗?_制粒机设备_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登录_网页版官方入口
爱游戏平台app官方下载大型回转窑、球磨机、除尘器、破碎机设备生产制造商!

郑矿机器

回忆杀!瑞安这家“超级大厂”你还记得吗?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制粒机设备

回忆杀!瑞安这家“超级大厂”你还记得吗?

时间: 2024-12-14 16:59:34 |   作者: 制粒机设备

制粒机设备

  岑岐糖厂,全称“地方国营瑞安综合糖厂”,简称“瑞安综合糖厂”或“瑞安糖厂”,位于瑞安岑岐山麓、温瑞塘河汀田岑岐段边。在计划经济时代,它曾是瑞安最出名的国营“四大厂”之一。岑岐糖厂于1957年筹建、1958年正式建成并开榨,创建时采用亚硫酸盐法制糖,日榨鲜蔗350吨,1979年扩建后日榨鲜蔗达千吨,位列浙江省11家制糖企业之首,被国家轻工部列为大中型企业。

  这家日榨糖千吨的“超级大厂”也造就了一个个传说和故事,不少的瑞安人在那里工作、生活和成长,或许他们都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而人们每每看到糖厂的老照片,总是心潮澎湃。曾经火热的糖厂已时过境迁,应运而生的企业文化也日渐沉寂,但是糖厂对瑞安经济的贡献以及曾经的故事,不会被历史遗忘。

  提到岑岐糖厂,瑞安人可能自然而然地想到那两根大烟囱,这几乎成了糖厂的标志性建筑。

  笔者老家位于离糖厂大概两公里远的塘河支流边。记得儿时每次坐客轮往返瑞安的时候,一定会经过糖厂所在的温瑞塘河岑岐段。

  “那些年,赶上糖蔗收获季节,塘河里挤满了运送糖蔗的大大小小船只,密密匝匝地挤在码头边等待过磅;糖厂前面的公路上,排列着长龙般运输糖蔗的汽车、板车,好不热闹!”在糖厂工作过的市双环工业公司原总经理陈朝麟说道,塘河里排队的船只从岑岐桥以北一直排到金后村,绵延数百米,约莫上百艘。有些调皮的孩子会趁着大人休息、场面杂乱的间隙,爬到糖蔗船上或堆场上偷吃糖蔗。更有甚者,乘人不备,在岑岐桥上往船上扔铁钩,钩走一捆捆糖蔗,当然也有人因此失手被当场捉拿。那时候,常常因偷糖蔗、搬运糖蔗等发生斗殴事件,为了加强保卫工作,还专门成立了糖厂派出所。

  糖厂所在的位置,位于岑岐山麓以东,104国道以西,岑岐大桥西南侧。目前已被两座现代化的汽车文化创业园所替代,分别是冠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五洲汽车文化创业园。即便距汽车文化园数百米开外,仍能遥遥地望见岑岐山麓两根大烟囱。这两根烟囱,一根为红砖材质,另一根为青砖材质。青砖烟囱上依稀刻有“地方国营浙江瑞安综合糖厂”的楷体字样,烟囱壁上的大部分字块已经脱落残缺,但字迹仍能清晰地辨认出来。糖厂退休职工余维芬说,青砖烟囱是厂内最早的烟囱,下面原来连着三台4吨规格的大锅炉,而远处的红砖烟囱是扩建时造的,连着两台10吨锅炉。原先厂区共有4根烟囱,已经拆掉的2根,分别连着6吨锅炉和2吨锅炉。这两根巨大的烟囱仿佛是时代的守望者,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我在糖厂里干了一辈子,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我都很熟悉!每一道生产工序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在老糖厂旧址里,余维芬对当年的情形记忆犹新。糖厂大得很,下面还有好几个厂,造纸厂、水泵厂和漂染厂等,每个厂下面都分好多车间,比如糖厂里面分压榨车间、澄清车间、制炼车间、酒精车间等,纸厂下面有蒸球车间、打浆车间、抄纸车间等。哪个车间在哪个位置,他都如数家珍。可惜的是,厂区大多数生产车间被悉数拆掉,设备折价卖掉了。现在除了剩下2根烟囱、2个水池等部分建筑之外,只有宝坛寺隔壁荒废的宿舍区了。

  随后,他带笔者来到毗邻的宿舍区,这儿大门紧闭,铁门、铁锁锈迹斑斑,宿舍楼共有11幢,楼前杂草丛生。进入其中一幢4层宿舍楼,里面杂物散落,空空荡荡。当时糖厂的工人在榨糖季节,常常要住在宿舍,11幢楼都住满了人,最多时有300多人同时居住,需要随时加班加点工作,以确保糖厂的正常生产和供应。

  这些残存的建筑都带着浓浓的苏式风格,成为糖厂不多的一点实物见证了,对于研究糖厂工业历史仍然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余维芬这位糖厂老员工,是汀田街道联前村人,于1979年参加工作,到糖厂家属厂包装制品厂工作,当时包装制品厂属集体性质的企业,待遇比不上综合糖厂。1983年,其父亲从综合糖厂病退后,余维芬才顶替了父亲的岗位,成为糖厂的一名正式职工。他先在制糖车间担任统计员,从事统计工作,后来又到糖厂下属的纸厂,负责会计工作。90年代后期,又先后在双环工业公司下属的皮革化工厂、公司总部工作。由于工作认真,情况熟悉,退休后仍被双环工业公司返聘,协助做好企业党建工作。现年63周岁的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希望可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当时的岑岐糖厂,堪称瑞安工业的一面旗帜,在制糖行业中占有主体地位,为浙江省的主要制糖厂家之一。

  糖厂曾在1979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经四轮征地,面积最多时达100亩。扩建后的糖厂日榨鲜蔗能力提升至1000吨,其日榨鲜蔗能力在扩建后明显提升,为瑞安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糖厂主要生产白砂糖、赤砂糖、瓦楞纸等,这一些产品曾是国家计划分配的重要物资。这一时期的岑岐糖厂,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税收入,其1958至1986年累计创下的利税达4200万元,约占同期瑞安利税总额的四分之一。糖厂产出的瓦楞纸远销全国各地,当时的岑岐糖厂号称“浙江第一糖厂”是名不虚传的。

  那么,综合糖厂是如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提起糖厂创办史,不得已提现年83周岁的钱学义(塘下镇场桥人)。他担任过糖厂副厂长,经历了糖厂初建、扩建和停产各个阶段。糖厂于1957年开始筹建,1958年选址岑岐山麓建厂。建厂初期糖厂行政级别很高,书记、厂长由县委领导兼任,当时副县长崔传珍兼任厂长,县委副书记(或县委常委)韩东兼任书记,副厂长由李鸿庆担任。三位领导带着29人的团队到广东汕头一家规模较大的国营糖厂取经。

  当时之所以选址岑岐山麓建糖厂,钱学义认为,主要是考虑到该地交通很方便快捷,背靠岑岐山,毗邻温瑞塘河和国道这两条交通大动脉,糖蔗运输很方便快捷。糖厂还有专门的码头,不过现在已经改为加油站。而且糖厂刚好在糖蔗种植区域的中心地带,东面是梅头、塘下、汀田、莘塍、东山等大片广阔的糖蔗种植区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钱学义称,糖厂创建的历程充满了艰辛。1958年虽然成功建厂,但大型设备未运到,开始只能利用小型的压榨机进行生产,摸着石头过河。直到1959年5月,随着福建安装队带来大型设备,成功试车,进展顺利。这年10月份,钱学义也从瑞安县第二工校毕业,被分配到糖厂做学徒工,赶上建厂的好时光。1962年,钱学义转入糖厂做技工、电焊工,1966年任团支书,1977年至1983年担任糖厂副厂长。

  后来,钱学义又经历了糖厂扩建,过程同样非常艰辛。糖厂原设计日榨糖量350吨,但到70年代末期,由于糖蔗种植培养面积迅速扩大,糖蔗年供应总量已达到6万至10万吨,糖厂现有的生产能力根本难以消化。当时即便通过技术革新,也只能达到每天500吨的榨糖量,远远不能够满足生产要,况且一旦生产周期拉长,容易使存放的糖蔗发生变质,糖厂、蔗农等各方的利益都会严重受损,所以把生产规模扩建到千吨以上迫在眉睫,并提上了议事日程。

  钱学义称,记得当时是张明各抓糖厂扩建工作。组织派遣他和梁鸿陶、潘云贤等人先后赴省轻工厅、国家轻工部具体对接扩建工作。刚开始上级轻工部门不同意扩建,经过他们多方解释和对接,上级部门最终同意糖厂扩建要求,并予以批复。这时候,钱学义等人紧锣密鼓,从安徽省合肥轻机厂、广东光明安剂化工厂调集设备,还到日制糖千吨的广州某糖厂学习取经。一直到1979年才终于扩建成功,这时糖厂总占地面积达到99亩,日榨鲜蔗达到1000吨,一跃成为浙江首屈一指的大型国营糖厂。“当时全国千吨生产规模的糖厂并不多见,好像只有40多家。”钱学义说。

  扩建后的厂区内部布局紧凑而有序,高耸的烟囱,庞大的锅炉房、繁忙的压榨车间和制糖车间,构成了糖厂的核心区域。这些建筑大多采用砖混结构,外观朴素而坚固,透露出浓浓的苏式工业风格。此后,钱学义见证了多次技术革新。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和汗水。在他的回忆中,那时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事之间的关系简单而纯粹,工作中互帮互助,生活中互相关心。在糖厂工作的日子里,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瞬间和经历。无论是与同事们并肩作战,还是与糖厂共同经历的起伏跌宕,都成了他心中宝贵的记忆。

  那时候,糖厂这样的国营企业是我们国家的经济的中坚力量。进入糖厂工作,意味着拥有了一个稳定且待遇相对优厚的“铁饭碗”,对当时的年轻人来讲,能够进入糖厂工作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儿。胸前别着厂徽,他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显得倍有面子,未婚的糖厂青年也自然成为社会首选的择偶对象。

  制糖是个季节性工作,在糖厂工作,一年只消干两三个月,休息时间可达七八个月(当然糖厂下属的纸厂全年都在生产)。工资虽说与机关单位差不多,但糖厂的福利令人称羡,逢年过节发放许多过节礼物。比如每年年底,会有几十斤白糖和一定量的糖蔗渣带回家,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家家户户烧柴火,糖蔗渣成了家用上好的燃料。糖厂文化娱乐设施也很齐全,图书室、灯光球场、电影院等设施一应俱全,也难怪有些职工宁愿常年“赖”在厂内,也不愿意回家,图的就是糖厂一应俱全的生活保障和文娱设施。那时,全厂的工人以厂为荣,特有自豪感。

  余维芬说,他70年代末进糖厂的时候,是糖厂最红火的光景。进入厂区,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高大的厂房,轰鸣的机器,还有那别着统一厂徽、忙碌而有序的工人们,都让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每年随着10月份榨期的到来,糖厂迎来最繁忙的时候。因为生产的需要,糖厂要请大量临时工帮忙堆糖蔗渣、搬运入库等工作,此时厂里会临时招收一批季节工人。每当此时,糖厂里的工人数量是平日的两倍多。糖厂生产线小时不停机地生产,工人们实行“三班倒”,五六百名正式工人再加上几百名季节工人同时忙碌着,甚至带动汀田整个地方都马不停蹄地运转起来,仿佛一座大型的工场。1973年、1974年糖蔗收购量高达6.6万吨。

  榨糖季节,来自梅头(今龙湾区海城街道)、塘下、莘塍、东山、飞云江农场等地的船只、卡车和板车,将农民砍伐过来的糖蔗源源不断地送往糖厂码头。工人们把大卡车上或船上的糖蔗卸下过了地磅,又通过上百米的传送带输往榨糖车间。榨出的蔗汁被泵到制炼(澄清)车间,通过过滤、浓缩、煮糕、助晶、分蜜、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制成白砂糖和赤砂糖。糖厂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如糖蔗渣、糖蜜等。这些副产品在当时也得以充分地利用,比如糖蔗渣用作造纸原料,或者用作燃料;糖蜜则被用来发酵生产酒精或作为饲料添加剂。

  上世纪80年代,糖厂开始走下坡路。陈朝麟说,他自1981年参加糖厂工作以来,感觉糖厂的生产时好时差。上世纪80年代以来,粮食需求量大幅度的增加,加上成品与原料价格开始倒挂,原先种植糖蔗的区域大量改种水稻。笔者看到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由于种蔗效益降低,农民种蔗积极性下降,从1980年开始糖蔗生产已经年年在下降,1980年是1.35万亩,收购量是6.25万吨;1981年是1.26万亩,收购量5.87万吨;1982年是0.8万亩,收购量仅3.5万吨……特别是1986年后,由于瑞安境内糖蔗基地的严重萎缩,鲜蔗收购量骤减,甚至会出现了无糖蔗榨糖的情况,岑岐糖厂的生产期缩短至仅12天,设备长期闲置。糖厂不得已放弃了其中一项主要的业务——榨蔗,逐步转为以翻炼原糖为主。

  陈朝麟认为,糖厂走下坡路,除了原材料供应严重不足的原因外,最主要还是来自经济体制改革的阵痛。从大背景来讲,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产品与食糖市场的开放,糖厂的管理与运作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1990年,岑岐糖厂因无法维持正常生产而停产。1992年12月,为完全解决助剂厂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市政府决定:瑞安市综合糖厂与瑞安市助剂厂合并组建瑞安市双环工业公司,下设瑞安糖厂、纸厂、皮革化工厂、助剂厂、水泵厂、漂染厂、机械厂。至此,这家有悠久榨糖历史的制糖企业彻底告别了制糖业。岑岐糖厂的停产,不仅标志着温州地区制糖业的衰落,也反映了当时机构调整对工业生产的深远影响。公司组建初期经多方努力,寻找商机,开发新产品,加强管理,苦练内功,企业也有一定起色。但仍然经不住市场冲击,经营状况终究是每况愈下。1999年,双环工业公司启动改制,制定了“资产分块转让,职工分批遣散”的改制方案。改制后,在册职工150多人,少数职工留守企业,土地也因公路拓宽而减少至65亩。

  糖厂从开始筹建到退出历史舞台,虽历经几十个春秋,却创造了无数的上缴利税,孕育了不少勤劳智慧的能工巧匠,在特定时期的环境条件下,也满足了当地不少百姓的就业和生活需要,对瑞安人来说值得回忆和书写。在糖厂这个大家庭里,大家通过个人的辛勤劳动,不仅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也实现了自我价值。许多人在历炼中逐渐成长为各自领域的骨干和技术权威,糖厂也堪称人才的大熔炉,为地方培养出了大量的党政和经济方面的人才,比如赵志雄、张永湘、黄再华等,糖厂的工作经历为他们大展拳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现年49周岁的应维光于2011年受国司委派,担任双环公司副总经理,2022年担任总经理,其任务是对糖厂的“后生”双环公司做管理,做好糖厂职工遣散后的后续管理工作。比如,糖厂对闲置土地资源进行盘活利用,目前“糖厂”闲置地是租赁给了瑞安五洲汽车集团及下属子公司、冠隆汽车集团,进行汽车销售、维修等服务,年租金350多万元,以此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同时也为在册职工缴纳社保各项费用、公积金、生活费、慰问费等。

  工业遗存见证了城市发展的过程,是城市重要的记忆载体,也是有形的历史资产。合理保护与利用工业遗产,可以传承工业文脉,保留并传递这份工业记忆的原始情感,创造“方向感”和“认同感”。

  有专家表示,岑岐糖厂作为瑞安一家知名制糖企业,其旧址具有很重要的工业遗产价值。它不仅见证了瑞安工业及制糖业的发展历史,还承载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和情感。人们在意的,不单单是面上的建筑,更关注糖厂共同奋斗的工业历史过程,尤其是制糖的工业遗址于这片土地上辛勤创造留下的文化记忆。

  在我国许多地方,许多国营企业工业遗址已被列为工业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从杭州等地经验能够准确的看出,工业旅游不仅让工业遗址实现了创造性价值转化,也拓宽了旅游的边界,丰富了旅游供给和市场。比如,杭州对运河边“大油桶”的改造,使小河公园成了远近有名的“网红打卡点”;苍南县矾山镇曾是矾矿采掘业的重要基地,如今成为了一处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露天博物馆,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借鉴。应维光无奈地称,糖厂旧址内原有4座烟囱,目前已经拆掉了2座,剩下这2座不能再拆了,要作为标志性建筑永久保留下来。他们曾经考虑过将这2座烟囱做维修,作为文创和网红打卡点,但一听报价需要60多万,只好作罢,想想有限的资金肯定还是要先用到“刀刃”上,比如职工福利待遇方面,因此提升之事只能暂时搁置,待今后条件成熟再作打算。

  笔者认为,糖厂的再利用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地块的经济价值,也要注重对制糖设备、工艺流程呈现和几代糖厂人的集体记忆,更要重视糖厂遗址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作为一座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瑞安工业遗址相当丰富,除了综合糖厂旧址,还有百好乳品厂旧址、平阳坑钾氮肥厂旧址、远东蛋厂旧址、机床厂旧址、新华前池糖酒厂旧址等众多遗址,“工业风”与“人文风”同样交相辉映。我们期盼,包括糖厂在内的诸多工业遗址通过科学有效保护和合理规划利用,与文化、创意、艺术深层次地融合,持续提升尊重历史传承文脉的底蕴,与城市有机更新结合、产业创新升级、文旅融合发展协同推进,赋能社会经济发展。

  1977年开始筹备扩建,1979年扩建成功,从日榨糖量从350吨提升到1000吨,厂区占地100.47亩。

  1986年总产值达289.6万元。“瑞雪”牌一级白砂糖荣获“最佳温州货”称号。

  1992年瑞安综合糖厂与助剂厂合并组建瑞安市双环工业公司,转产化工产品。辖助剂厂、漂染厂、水泵厂和纸厂。


上一篇:最高人民法院1月24日公布涉民生执行典型案例
下一篇:进厂签了合同直接跑路会有什么后果
爱游戏平台app官方下载营业执照